從7月起,洛陽古代藝術博物館開始閉館進行整體改造提升,著力打造國家一級博物館和5A級旅游景區,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古代壁畫保護修復研究基地。
今日,洛報融媒記者獲悉,自閉館以來,該博物館加緊推進整體提升工程施工前相關工作,繼“三通一平”后,目前已啟動文物勘探工作。
洛陽古代藝術博物館及北魏宣武帝景陵保護整體提升項目(一期)館區內部整體提升工程是今年的洛陽市級重點工程項目。為充分展示館藏文物,該工程將擴大原有展廳面積,在玄堂北部及壁畫館南部新建下沉庭院和地下展廳。
目前,洛陽市文物勘探中心正在建設工程范圍內開展文物勘探,預計此項工作將于9月6日完成。文物勘探是調查了解地下文物遺跡分布情況的重要手段,不僅是進行考古發掘的依據,也是保證地下文物免受建設性破壞和保證建筑工程質量的一項重要措施。
館址:火車站83路,市區27路直達
來源: 洛陽網,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在線聯系刪除!不做任何商業用途。

2022年,IWF上海健身展再度來襲,今年展會首次移至南京國際博覽中心舉辦,定檔8月30日-9月1日

在展會布置方面,信可威展覽公司注重創新,結合傳統文化元素和現代設計理念,為客戶提供獨具特色、富有創意的展位設計方案。同時,他們嚴把質量關,從材料選擇、施工工藝到后期的維護保養,每一個環節都精益求精,確保展位的美觀、安全和實用。

簡介: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館址設在陳氏書院(俗稱陳家祠堂)內,全館占地面積15000平方米,建筑面積6400平方米,由幾個四合院將大小19座建筑聯為一體,形成以中軸為主線,東西配殿,外設廂房的嚴謹對稱布局,具有嶺南建筑的鮮明特點。因此,人們概括為"深三進,廣五間,九堂六院"。

粵海第一關紀念館館內設置了《流淌的輝煌》專題大型展覽,展覽以圖片、實物、模型、蠟像、電子屏幕影像和DVD播放等形式展示廣州海上絲路在歷史積淀過程中耀眼的輝煌。紀念館主體建筑包括有二層前后兩進的黃埔稅館、永靖兵營、買辦館和"古港遺風"紀念牌坊。

東西扶貧協作開創“互聯網+”社會扶貧新模式,9月28日,東西部扶貧協作農產品與少數民族工藝品非遺展銷中心——全國消費扶貧廣東館(以下簡稱“廣東館”)舉行了揭牌儀式,線下展廳與線上網站平臺(網址:https://guangdong.zgshfp.com.cn/)同步開啟運營。

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人大代表提出關于在港珠澳大橋設立大橋展覽館的建議。

作為展臺設計搭建領域的專業服務商,信可威展覽公司具備以下競爭力

2025臺灣半導體展(SEMICON Taiwan)將于2025年9月10日至12日在臺北世貿中心南港展覽館舉辦。作為亞洲最大的半導體設備材料展覽會之一,此次展會展覽面積達40000平方米,預計將吸引60000名觀眾和1000家參展商

此次地下庫房改造項目還包括了修建一條通道,這條通道連接著地下庫房和負責故宮院藏文物搶救性科技修復保護的故宮文物醫院。“此后,故宮地下一、二、三層庫房需要修復保護的文物,不用再上到地面,而是直接從這條通道去文物醫院。更安全、便捷、環保,修復完成,再經由通道回到地下庫房。”單霽翔院長介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