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近期上海及全國各地疫情變化影響,為服從疫情防控工作大局,切實保障各位參展商、觀眾以及廣大與會業界同仁的切身利益和身體健康,中國環博會主辦單位經研判,決定將原定于4月20-22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辦的第23屆中國環博會延期舉辦,展會最新舉辦時間將另行通知。
為什么決定延期?
為遏制疫情擴散蔓延,從嚴從緊加強疫情防控,上海市商務委員會在今年1月30日就發布了暫停各類展會活動的通知。目前上海新一輪疫情仍處于高位波動階段,經過研判,政府短期內不會降低防控力度,各方面防疫防控措施還將持續一段時間。
考慮到近十萬觀眾的安全和出行便利,以及展商的參展效果,在距離原定開幕日還剩接近1個月的今天,發布了展會延期舉辦的公告,希望以最快的速度與展商和合作伙伴溝通,讓大家更早準備,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中國環博會(上海)IE EXPO(上海環保展,國際環保展,上海環博會)上海環博會由德國慕尼黑國際博覽集團、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全聯環境服務業商會、中貿慕尼黑展覽有限公司等單位聯袂舉辦。
秉承全球環保第一展德國IFAT母展50年的優秀品質,作為亞洲最具影響力、最高品質的環境技術交流盛會,中國環博會(上海)IE EXPO(上海環保展,國際環保展,上海環博會)將薈集全球頂級污水處理、給水排水、固體廢棄物處理、資源回收利用、大氣污染治理、室內空氣污染治理、場地修復、環境監測、環境服務業等環境污染治理領域的前沿技術與最新解決方案。中國環博會(上海)IE EXPO(上海環保展,國際環保展,上海環博會)同期還將舉辦中國環博會高峰論壇暨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單位會員年會,來自國家環境保護部、住建部、國家發改委、水利部等政策制定部門,中科院、中國環境研究院、同濟大學、清華大學等科研院所,歐洲水協、世界水環境聯盟、德國水、 污水和廢棄物處理協會、國際固體廢棄物協會、德國市政環衛車輛和設備工業協會、中國水協等國際權威組織及領先技術企業的百余名業內頂級專家全程參與200多場專業會議論壇,致力于打造一個政產學研一站式環境技術交流平臺。

昨日,記者從南頭古城博物館獲悉,因設施改造,南頭古城博物館需臨時閉館2周,從10月19日起至11月2日將暫停開放和參觀預約,11月3日恢復開館。

設計方案確定后,參展商將開始展位施工工作。這包括展位搭建、材料采購、設備安裝等多個環節。由于深圳會展中心是專業的會展場所,因此參展商可以享受到便捷的展覽服務設施和技術支持。

2025年上海國際食品加工與包裝機械展覽會聯展(ProPak & FoodPack China 2025),聚焦食品包裝機械、材料、設計及加工技術,涵蓋綠色環保與可持續發展主題。

上海展位設計公司專業從事展廳設計裝修、展會展位設計、展臺搭建的展覽服務,同時提供展示設計,承接大小型展會布展,作為展覽公司致力為客戶提供前期策劃、設計創意、現場搭建和維護、全國巡展等,致力于全球各個國家各個城市的一站式會展設計搭建服務。

近日有這樣一則新聞,5月16日,“周末趕集”公益活動在黔東南黎平縣生態農產品展銷中心如期舉行,前來購物的群眾絡繹不絕,別具黎平特色的生態農產品琳瑯滿目,讓人目不暇接。在黔東南黎平縣生態農產品展銷中心的出現,發展當地生態農產品經濟。

2025年上海國際動力傳動及控制技術展覽會(PTC ASIA),展會時間:2025年10月28日~10月31日,展會地點:中國-上海-浦東新區龍陽路2345號-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

簡介:西漢南越王博物館是1983年發現的南越國第二代國王趙眜之墓,是嶺南地區所發現的規模最大的唯一漢代彩繪石室墓。墓中出土文物一萬余件,其中“文帝行璽”金印、玉角杯、錯 金銘文虎節、印花銅板模、平板玻璃銅牌飾等文物具有重大歷史、科學、藝術價值,集中反映了兩千年前嶺南政治、經濟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內容。南越王墓是中國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重大考古發現之一,1996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入選國家AAAA級景區,2008年被評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南越國遺跡》與《海上絲綢之路》入選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12 月下旬國際珠寶展:12 月 25-28 日于國家會議中心啟幕,2.2 萬平方米展區吸引海內外 1000 余家珠寶商參與。作為年末行業收官展,搭建標準更為嚴格,周期延長至 4 天,預計 12 月 21-24 日完成施工,含國際展團特裝展位的跨境協調與多媒體設備調試。

記者從河南省洛陽市文物局獲悉,作為國家“十三五”重大文化工程,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將于10月19日開館。20日起,公眾可憑身份證入館參觀。博物館共設有5個常設展廳,2個臨時展廳,總面積7000多平方米,展出文物2000多件,大批珍貴文物在博物館首次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