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來襲!首屆中國文化旅游博覽會將在武漢舉辦,由湖北省宣傳部、武漢市人民政府、湖北省文旅廳承辦的首屆中國文化旅游博覽會定于11月5日至11月7日在湖北武漢舉行,展會主題為“美麗中國 美好生活”。博覽會期間,將舉辦“湖北·武漢之夜”專場推介會、 開幕式、2021中國文化和旅游高峰論壇、文化和旅游重點項目招商簽約大會四項主體活動,以及中國文化和旅游投融資大會、武漢文化旅游嘉年華系列活動、武漢兩江四岸主題燈光秀、全球旅行商大會、全球房車營地自駕游大會、百場文旅產品直賣交易會、藝術品拍賣活動等配套活動。
本屆展覽會突出三大亮點:
1.規格層次高
將積極邀請國際權威組織高級官員、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世界500強企業負責人等參加,并專設國際旅游展區;
2.辦展理念新
博覽會秉承“全球視野、國家站位、行業平臺、企業主場”的辦展理念,堅持政府主導與市場主體相結合、創新驅動與融合發展相結合、博覽展示與交易消費相結合、線下活動與線上推廣相結合;
3.行業影響大
博覽會不僅為全國文旅行業展示產品與服務提供最佳窗口,更為廣大文旅企業開拓市場提供難得機遇。
展會現場由“1811+N”五大板塊構成:
“1個綜合館”集中展示中國文化和旅游最美形象、最亮風景、最新成就以及最有代表性的產品;
“8大展區”分為湖北展區、各省區市展區、國際旅游展區、文旅專業服務展區、非遺文博展區、文旅科創體驗展區、文旅+生態展區、旅游裝備展區等八個板塊;
“1個中央大舞臺”為現場推介活動搭建平臺;
“1個文旅市集”打造集文創產品、特色美食、茶藝、飲品、湖北特色小吃等綜合超市;
“N場產品交易會”在場館內設置若干文旅產品交易區,同時分時分場進行直播售賣。
本屆博覽會將以“國家級、國際化、綜合性”為目標定位,打造成國際知名、國內一流的展會品牌,打造成一場辦展理念新、層次規格高、行業影響力大的盛會,辦成全國文旅行業展示產品和服務的重要窗口,辦成全國文旅企業在一起交流互動的橋梁紐帶,辦成一個永不落幕的交易平臺。

信可威展覽公司深知展會布置對于企業形象和市場拓展的重要性。因此,在2025年的展會布置工作中,將充分利用對國內國外的深入了解以及完備的手續流程,為國內外客戶提供專業、高效、優質的展會布置服務。如果您需要做展臺搭建設計,歡迎致電信可威展覽公司

絲織行業博物館又稱錦綸會館;始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的錦綸會館,是舊廣州紡織業(即錦綸行)的老板們聚會議事的場所,見證了中國資本主義的萌芽,是廣州唯一幸存的行業會館。展覽的主要內容分為錦綸往事、錦綸輝煌、絲織貿易、錦綸賢萃、絲織蘊夢、廣繡溢彩、驚天平移。

受近期上海及全國各地疫情變化影響,為服從疫情防控工作大局,切實保障各位參展商、觀眾以及廣大與會業界同仁的切身利益和身體健康,中國環博會主辦單位經研判,決定將原定于4月20-22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辦的第23屆中國環博會延期舉辦,展會最新舉辦時間將另行通知。

對于那些有歷史記憶點的物品、事件、人物,我們都不應該遺忘,2020年是我們向小康社會邁進重要時刻,時代在進步,歷史一定不要遺忘,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的進程中形成的鄉愁文化,應當成為新時代鄉村振興的源泉所在、靈魂所在。近年來,很多有特色、有歷史遺跡的鄉村在政府的投資和領導下,通過建設民俗家風展廳、村史館、修鄉鎮志和村史等方式,傳承優秀的村風、家風,讓鄉愁文化得以延續。不管是村史館還是民俗家風展廳,一件件物品承載著一段段歷史,一幅幅圖片記錄著一個個進程,一處處實景濃縮著一縷縷記憶,成為村民們傳承歷史文化、促進鄉風文明、承載鄉戀鄉愁、提升村民素養的新高地。

7月3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重點部署了兩方面內容:穩就業和促消費。關于促消費中的一點密切關注,運用大數據等技術,促進定制消費、智能消費等發展,鼓勵傳統商場、老舊廠區等改造為多功能新型消費載體,各地可結合實際改造提升商業步行街。

數字展館是近幾年比較熱門的展館形式,對于很多博物館來說,建設智慧數字展館,給更多人以全新的瀏覽方式,比如法國盧浮宮數字博物館、紐約大都會數字博物館等,都有線上數字展廳。近日,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11月4日正式推出VR網上展館,館歌《僑愛中華》同日發布。

作為中國專業聲光、視聽行業規模最大的貿易盛會,廣州燈光音響展將于2022年2月25-28日邁入20周年這一重要里程碑。

2021年第五屆中國(重慶)國際塑料工業展覽會由中國塑料機械工業協會主辦,重慶滬渝國際展覽有限公司與西麥克國際展覽有限責任公司承辦的中國(重慶)國際塑料展將于10月14-16日在重慶國際博覽中心N7、N8館舉辦,展出面積23000平方米。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作為指導單位對本次展會全力支持。

11月18日,高新區板塘街道新農村農耕文化展覽館開館,長郡湘潭實驗學校工農分校學生走進農耕文化展覽館,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參觀農耕器具,了解農業生產過程。